日前,中山医院杨英珍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六十周年暨八十华诞庆祝会隆重召开。院党委书记秦新裕教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教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等领导和专家专程到场并发言,来自心研所及其他兄弟科室的同事、以及杨教授的学生共计80余人参加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研讨会和庆祝会。卫生部病毒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瑞珍教授主持会议。
杨英珍教授曾担任心研所副所长、上海市心内科领先学科带头人,是我国病毒性心肌炎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她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原因、机理、诊断和治疗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病因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和以黄芪为主导的中西药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大大改善了我国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杨英珍教授是一位享誉全国、德艺双馨的心血管病专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她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治病救人无数。近三十年来,她专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开设了病毒性心肌炎专家门诊,数十年如一日为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服务。此外,她还常去全国各地参加病毒性心肌炎会诊、协助抢救了不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人。2011年,杨教授荣获中国女医师协会颁发的“女医师杰出贡献奖”并被聘任为中华医学会专家会员,这些荣誉是对她六十年临床工作和贡献的褒奖。
杨英珍教授长期致力医学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学临床和科研人才。庆祝会当日,很多昔日的研究生不远万里从美国、加拿大赶回上海,在学术研讨会上以学生身份介绍他们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取得的成就。饮水思源,这些成绩与杨教授当年的精心培养和付出的心血是密不可分的。
在研讨会上,陈灏珠院士总结了杨英珍教授在医、教、研各方面成就卓著的人生经验。
一是忠于理想、矢志不移。杨教授从小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者并为之不懈努力。七十年代末,卫生部委托心研所开展病毒性心肌炎研究,杨教授接受这项任务后从未轻言放弃,可谓“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八十年代初出国进修,她不为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所动,按期回国工作;九十年代,“一切向钱”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许多科技工作者下海从商,而杨教授作为在国内已有很高知名度的心内科医生,却能甘于寂寞、坚守在实验室里从事基础研究。
二是勤学深思、实干创新。杨教授原本是全职心内科临床医生,在接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任务后,一切从零开始学习。尽管那时她已是一名高年资的临床医生,但为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她却像小学生一样勤学病毒学基础知识、苦练基本技能,后来又去美国深造。她一直注意追踪学习相关学科和专业的最新理论和技术,非常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思路、技术和经验,同时,她能勤于思考、不生搬硬套,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情况开展研究。如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是欧美治疗急性病毒心肌炎的主要措施,杨教授则根据我国的经济状况、中医传统等国情,开创了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此外,她非常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是品格高尚、善于合作。杨教授与许多院内外同行有过长期成功的合作,她曾是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的牵头人,和国内十几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心脏病专家协作进行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长达数年,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她与国外专家也进行了良好协作,如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Archard教授合作在英国申请到进行病毒性心肌炎研究的 Welcome Trust 课题,且共同在美国《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合作研究的成果。杨教授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她有宽阔的胸怀、不记个人利益的团队精神、及其热情开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