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年,是“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肿瘤医院麻醉医师尹华在摩洛哥援助医疗的两年。在她的记忆里,这两年的基调是两个字:“牺牲”。“不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需要作出物质和精神上的一定牺牲。援外医疗到摩洛哥,从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来到非洲的摩洛哥工作,而且又是在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这对我们上海医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艰苦的磨练。”在尹华的回忆中,临别赴摩时候的色彩甚至有些慷慨悲壮。用同行的闵若良医师的诗句来概括,是“两鬓白发,赴摩洛哥医疗队;小别两年,悟人间之真情在;饱经沧桑,昔日祖国待东方红;改革开放,如今世界仰中国龙。”
尹华医师所在的医疗援队奔赴的是摩洛哥最北端的偏远山区荷塞马省,从卡萨布兰卡下飞机之后还要坐24小时的汽车翻山越岭才能到达。语言不同和水土不服成为初到摩洛哥的援医队员的最大困难。尽管在国内经过了半年左右的突击语言培训,但乍到摩洛哥,依然非常茫然,满眼是陌生的脸庞,满耳是陌生的语言,面对病人的阿拉伯语要靠队员们并不熟悉的法语来互相沟通、开展工作,困难重重。幸好这里有个别护士和医生懂英语,尹医生就用英语、不熟练的法语一起上,与当地的医护人员交流,较早适应了这里的语言环境,被队员们笑称为“英法联军”。初来乍到,各个科都很忙碌,都需要翻译,而尹医生在工作上就基本没有麻烦过翻译,当翻译分身乏术时,她只要有空就陪心内科的医生去看急诊,帮着了解病情,为及时救治病人争取了时间。因为语言的关系,一些队员在手术时困难重重,她在其中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出现,帮助沟通从而顺利完成了许多手术。为中国医生充当翻译、与摩方交涉手术问题及为中方争取利益。
由于尹华医师年龄较长,大学时修的也是全科,她便担任起全队人的健康顾问:帮助队里开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饮食,加强营养。同时还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开发”多种娱乐项目,丰富队里的业余生活,带领大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而作为在医疗队是负责主管医疗工作的队委,尹医生还积极配合队长开展工作:除了在语言沟通上帮助其他同志外,还组织大家共同参与疑难手术,为台上的队员加油鼓劲;共同参与病人的抢救。有一次一位病人腿部刀刺伤急症入院,连夜已进行了急诊手术止血,但第二天病情又出现反复,当时她不值班,得知情况后主动放弃休息,发动了队里所有外科医生,包括骨科、儿科、普外科医生,共同探讨,发现病情是由于罕见的股动脉、股静脉多处隐蔽性刀刺伤而导致,通过及时再次手术终于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手术后直至半夜她还在监护室里为了这个病人忙碌着。
尽管荷塞马地区交通不便,药品缺乏,医生数量不足,但当地的医生大都毕业于法国、西班牙的医学名校,相当骄傲,有些看不起中国医生,这可能与以前的一些医疗援队的技术表现不尽人意有关。但尹华医生所在的这次组队却彻底改变了当地医生的看法。去荷塞马之前,前几批医疗队的麻醉医生曾告诉尹医生:当地的那位麻醉医生兼代理院长相当傲慢,看不起中国医疗队,对中方队员不是很友好。后来,尹医生所在的医疗队刚到荷塞马时,他也不叫尹医生名字,而是简单称她“中国人”,为此她多次提出抗议:这样称呼人是这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对尹医生、对医疗队的看法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凡事都很尊重她,并经常主动关心她和医疗队的工作及生活,还请全体队员到他家做客,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是以尹医生和她们队员扎实的医疗工作为基础的。
为此尹华医生感慨道:“虽然我们在这里工作很辛苦,但我们所做的一切使这里的医生对中国医生的看法有所改观,使我们很欣慰,我们所付出的这一切也值了。”
由于职业关系,尹医生患有较严重的颈椎病,经常整日被病痛折磨,颈肩背部疼痛难忍,双臂麻木,白天吃止痛药,回到宿舍一直戴着颈托牵引或让人拔火罐,但她依然坚持上班,从未请过一天病假。麻醉的工作量非常大,除了负责中心手术室的工作外还要兼管产科手术室及急诊手术室的麻醉;如果值班,除了白天上班外还要负责晚上的急诊手术和抢救病人。而通常中国医生急诊开刀,即使尹医生不值班也经常去帮忙。这里有近10名麻醉护士,都在医生指导下工作。麻醉护士经常说:你是医生,要听你的。为此她深感责任的重大。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尹医师做了许多的麻醉手术,她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医疗队所做的麻醉是整个驻摩洛哥医疗队中麻醉种类最多的,因此得到了摩方医护人员的高度评价。麻醉护士称她为“CHEF”,主任也放下架子主动请教。经常会有不认识的医护人员对尹医生说:我听说你工作很出色。这是对她工作的认可。作为中国人,为祖国赢得荣誉、为祖国争光,她感到很自豪。正如时任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非洲访问看望中国医疗队时所说的:“你们在这里工作不容易,你们是了不起的功臣,为加深中非人民友谊、发展中非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传播友谊的使者。”
(尹华:摩洛哥,2006.1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