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哲学学院,传统的人文学科不再只是单打独斗、单兵作战进行学术研究;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师,会因为共同的兴趣而联合起来共同探讨。
在今天的哲学学院,原本“埋头拉车”、专注形而上研究的教师更多地形成了“抬头看路”的学术风格,组建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生活世界的研究团队,甚至要打造出某一领域的“黄埔军校”。
在今天的哲学学院,会为新晋升教授举办就职演讲仪式,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活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最牛学者作点评。隆重的气氛,让新晋教授产生对学术沉沉的责任感和对学术集体浓浓的归属感。
“这一切变化和进步,得益于多年来学院对现代学术共同体的培育。”哲学学院的党政班子对此有高度共识。
从“民间”走出来的现代学术共同体
哲学学院有着“民间”学术交流活动的传统,而青年读书会,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青年读书会始建于2000年,十多年走下来,如今已成为学院的优良学术传统。孙向晨、冯平、邹诗鹏、邓安庆、汪行福、王金林、丁耘、郝兆宽、张双利、郭晓东、刘宇光等一大批哲学学院目前的学术骨干,都是这项“兴之所至”活动的积极发起者和参与者。
最初,青年读书会只是一帮青年教师自发组织起来的学术聚会,每周一次。慢慢的,出现了学院不同老师之间的组合,不同学院老师之间的组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组合,以及学生之间的组合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青年读书会倡导以共同的学术兴趣为纽带,以潜心读书、潜心学问为目的,坚持杜绝浮躁的学术研究心态。
2006年,红火的学院读书活动引起学校关注。在校文科科研处的支出下,读书活动的圈子扩展到了历史、中文、社会、国政等专业。随着影响和规模不断扩大,青年读书会还衍生出了“思想史研究中心”和“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前者有自己的期刊、自己的丛书,定期举办思想史年会;后者已牵头组织起了国内第一个儒家内部的学术系列会议。
从“世界各地”汇聚一起的现代学术共同体
哲学学院有个“中外联军”的佛教研究团队。团队中汇集了大陆学术背景、港台学术背景的老师以及我校人文学科引进的第一位全职外籍教授,成员涉及哲学、宗教、文史研究院、古籍所以及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他们为共同的学术目标——让与国际脱节的大陆佛教研究与世界重新接轨走到一起。“学院对团队十分支持,尤其对团队的研究生培养和队伍建设给予了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支持。正是有了这种支持,我们才能更好的做研究。”该团队负责人刘宇光老师介绍,团队下学期还将引进一位台湾学者,进一步完善团队架构。
该团队做出的佛教研究,填补了大陆地区佛学研究的空白,提升了中国佛教研究的学术水平,积极推动了中国佛学研究走向世界。
从“改革”中应运而生的现代学术共同体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理论界的地位愈加重要。哲学学院抓住时代契机,在原有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一个跨系科的学术研究机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该中心的研究团队在俞吾金、陈学明等老师的带领下,始终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贴合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关注国外思潮动向,使中国学人更加具体地了解当代人类的时代精神和思想精华。
如今,“西马”团队不仅包揽了其研究领域中的国家重点基地和教育部重点基地,还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被全国同行誉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黄埔军校”。西马教研室主任张双利老师说,“西马”团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全赖大家对于共同的学术事业的全身心投入。常有国内其他院校的青年学者到中心来做访问学者,他们无不由衷称赞这里良好的学术氛围。
从“现实”中成长起来的现代学术共同体
2009年,上海出于改革与发展实践的需要,组建14个基地,其中就包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哲学学院抓住机遇,借助基地建设,组建了冯平教授领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团队。这一团队自称“学科大杂烩”,因为它由中哲、西哲、伦理学研究等四、五个学科背景的老师组成,学贯中西、沟通文理。
团队成军四年来,在融洽的学术生活中取得累累学术硕果,推进了我国尤其是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为上海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成为服务于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近期,团队成员还就“中华民族与价值重建”这一重大问题相继出版了四本著作。这四本著作只是重大项目系列丛书的第一批,在年内还会相继推出第二批、第三批。
培育现代学术共同体的土壤,打造一流教师和一流学科
在学院原有的教研室之外,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教育地域背景、不同的学术志趣,在哲学学院似乎都没有造成门户间的冲突,这要归功于每个学术团队里的老师都深深地融入了学院这个更大学术共同体中。西哲的老师可以与中哲的老师一起讨论孔子、孟子;中哲的老师可以与西哲的老师一起讨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研究儒学的老师也可以与研究佛教的教师一起研讨梵文。
但“学术土壤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也不是从别处搬过来就能长东西出来的,它是需要培育的。它的培育,需要学院一系列措施的助力。” 哲学学学院院长孙向晨说。
孙向晨老师介绍,学院正在教师自由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更加完整和系统的学术探讨体制。随意的学术交流形式有青年读书会,严谨的学术交流形式有学术沙龙;在学术建制方面,则有不断完善的论文评审体系;在学术礼仪方面,有就职演讲、求职报告。此外,学院还正在编写《哲学的阅读和写作手册》,规范学生学术研究礼数。
相对读书会的“草根”出身,举办学术沙龙、新晋教授就职演讲等是学院有意识的制度建设举措。“学院打算每年上半年办新晋教授就职演讲,每年下半年办几场学术沙龙。晋升演讲更严谨、更隆重,让晋升最终回归学术本身。支持的和评论的都会是国内最好的学者,这是对教授这一学术职务的最大尊重。沙龙会更加活跃,更加自由,更加强调批评性。这些活动全院教师学生都非常乐于参加。像刚刚举行的丁耘老师的就职演讲,不仅会议室座无虚席,在门口,走廊上都站慢了人,只要没有校外活动的教师都赶过来参加,当然还有很多学生来参加。能有这样的效果,大家都非常满意。”孙向晨老师说。
哲学学院除了有意识、有目的地建设学术共同体的机制,培育体制土壤外,还努力打造学术共同体活动的公共空间。光华楼西主楼23楼就有一个四十来平米的贵宾,现在改造成了教师的common room,里面有咖啡机,有沙发,这儿是哲学学院利用率最高的学术空间之一。读书会、沙龙、茶歇、课后探讨常在这儿开展。这个公共空间的设立,是为了让学院教师走出各自的办公室,更多地交流,更多地碰撞。
“现代学术共同体的培育,一方面是要出大学问、出大成果,提高科研水平,建设一流学科;另一方面是要建设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完成大学教书育人之根本。”哲学学院分党委书记袁新说。
因此,“对于各种‘民间’自发形成的学术交流活动,学院都非常关注和重视。多年来,在不损害其自发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这些活动,给予多方便利,鼓励教师自主探讨、自主研究。但同时,也需要从学院整体发展角度去健全学术研究体制,规范研究流程,鼓励教师在共识基础上组建学术团队。当然,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往往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袁新老师说。
经过近十年上下齐心,双管齐下的努力,哲学学院的教师拥有了一种以学术为导向的共同体式生活,营造了非常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际关系。
这种良好的学术共同体的生活是与学术研究和创新活动相得益彰的,2012年,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哲学在教育部学位中心排名中相较2009年再进一位,跻身全国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