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低碳评论】李志青:杭城水质异味为哪般?

作者:李志青摄影: 视频: 来源:《东方早报》2013年12月25日发布时间:2013-12-25

12月10日开始,有杭州市民反映,当地自来水出现异味。12月21日,杭州市环保局公布了对钱塘江源水水质监测的109项指标全分析结果,各项指标的监测数据和历史监测数据相比并无异常情况。各级环保部门还尝试了其他的种种努力,但到目前为止仍无法找到异味的源头。

既然自来水出现了异味,按照常理,必然有其来源,但一来相关检测结果属正常,二则专业执法部门也无法找到这个源头,这里面显然存在无法解释的矛盾。

无非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检查有误,要么就是居民感觉有误(在某些情况下这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据媒体介绍,杭州自来水出现异味并非新近之事,早在上半年就已经出现过一波,后经排查,果然在水源地周边破获了一个特大的非法排污案件。不过,据相关专家介绍,这个非法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似乎又与自来水异味没有直接关联。即便如此,其中有一点是没有错的,那就是,只要沿着自来水异味这条线索,总能找到“不正常”的排放源。这足以说明,杭州自来水出现异味,在很大概率上是因水质环境质量受到了(不明)污染源的某种影响。

当然,公众的环境观感与数据检测结果之间出现不一致并非偶然。早在西方国家经历工业污染(譬如雾霾)的初始阶段,那些在现在看起来已经没有争议的污染物,如汽车尾气,在当时却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直到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相关的机理后,人们才终于认识到雾霾的真正成因。这说明,即便检测数据显示正常,但基于有限的认知,仍不能对产生异味的污染源掉以轻心。

实际上,除了公众感受与检测结果间的矛盾,目前我们在环境治理上还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矛盾,那就是,各项公开的环境污染排放指标与实际的环境质量并不相对应,换言之,在统计结果显示的污染排放水平不增的情况下,环境质量却有明显下滑。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最近就对媒体表示:“我国当前很多环境数据的统计是有问题的,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我国目前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2200万吨,事实应该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通过化学公式就很容易计算出来,我国现在每年消耗41亿吨的煤气,这将产生6000万吨的二氧化硫,如果排放量只有2200万吨,那么脱硫就要去掉4000万吨左右”。而骆建华认为,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这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也就是说,正是实际污染量远超计划或统计污染量,才使得我们的生态环境陷入越治理越污染的困境。当然,无论是杭州的自来水异味事件,还是更大范围内地区所遭遇的各种环境事件,看起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偶然性,但其背后却不乏必然的因素。

首先,在以往,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管理重计划而轻客观规律,环保工作属于决策的边缘部门,其指标及各项规划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等其他部门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为了能给经济增长留足空间,要么是将污染排放量指标制定得较为宽松,要么便是人为改变指标本身,譬如,将所需的污染浓度值放宽。无论是哪种,实际上都是在计划性地纵容排污行为,而排污必然造成环境质量的下滑,这是客观规律,从中也可以理解为何经过长年累月积累后,环境问题会出现一个总爆发了。

其次,随着近年来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逐步重视,环保部门大都也进入核心决策层的范围,环境指标随之缩紧。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仍位列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与之前“只要发展不要环境”相区别的是,现在是既要发展又要环境,怎么办呢?那就是指标定得严格,但实际执行上却打个折扣。

最后,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我们实则还面临着一些未知的领域。不可否认的是,要完成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还原出每个环境事件的真相,仍需克服很多很多的障碍。

我们相信,导致杭州自来水异味的真正源头终可找到,更值得探究的是,包括政府在内,全社会是否有勇气真正面对并实际解决当下的环境困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指标和数字调整的游戏上。

(李志青 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副主任)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