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辉:用责任和坚守做“新西藏人”

作者:沈辉摄影: 视频: 来源:《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第989期发布时间:2014-04-16

沈辉:附属中山医院党委副书记。现挂职任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日喀则地区卫生局副局长。

牵手心灵梦想

日喀则,藏语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它地处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总面积 3875 平方公里。距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

漫步在璀璨浩渺的星空下,耳边拂过“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从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的旋律。远远近近的山脉,山的颜色或黑或深蓝或浅蓝或翠绿,在一个视野之中可以看到多种颜色的山脉,我的心境也随之而变化……我庆幸如果不来援藏挂职,也许我就和她失之交臂。

西藏曾是我心灵深处遥远的梦。我知道西藏的海拔最高,空气最稀薄。我曾以为,以我的体质一辈子都不会去到那么高海拔的地方。但当学校党委组织部赋予我援藏挂职的任务时,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附属医院的党委副书记责无旁贷。于是,我成了一名援藏干部,命运之手牵引着我来到西藏。带着沉沉的光荣和艰巨的责任,来到日喀则,来实现我和西藏未了的情缘。

鲍勃·迪伦说“: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我想说“:一个人要奉献多少责任和爱,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永远盛放的精神之花

我和其他 67 位援藏干部来到西藏,和当地的同事们相识、相知,慢慢地,我蜕变成一个“新西藏人”。

进藏第一天,我就听当地人说起了“老西藏”精神。

究竟什么是“老西藏”精神呢?在20 世纪 50 年代初,随着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脚步,一种崇高的、奉献的气质诞生在在保卫边疆的战火中,形成于建设西藏的事业中,弘扬于发展西藏的伟业中,它穿越 60 年的漫漫岁月,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它就是无数生命凝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他们未曾想过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未曾想过树碑立传名垂千古,更未曾想过业绩斐然前无古人,因为,解放和建设西藏是党的事业,是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老西藏”精神已经是西藏的魂灵,是雪山和草原的血脉。在我挂职的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我日复一日地被它浸润、滋养。

一次我参加医院退休职工的林卡活动,听前任老书记讲了他的一次经历。老书记是藏族,当年在部队里担任连长,连里派他到仲巴县集训民兵。他来到那个民兵连,发现纪律涣散,每天早操时稀稀拉拉没几个人,来自各地的民兵还搞帮派、闹矛盾。老书记面对这种情况想了个办法。在天寒地冻的11 月某天凌晨 5 点吹军号紧急集合,民兵们以为有敌情迅速集合待命。集合完毕,老书记命令向一条河流方向冲锋,他身先士卒跳进刺骨寒冷的河水里,民兵们纷纷跟着他趟过冰冷的河流。事后,民兵们知道了这是一次特殊的早操训练,在暗地里嘀咕:“这个老藏民,心毒得很!”但是从此,连队的纪律明显改观,再也没有人不出早操了。

我听了这个故事,心中豁然开朗,这就是“老西藏”精神!即使在那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老西藏”们也能动脑筋,想办法,以身作则,处理好各种复杂局面。在这里工作虽然还不到一年,我已经接触了很多“老西藏”,他们常年累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把自己的青春甚至一生都奉贤给了雪域高原。虽然在高原缺氧的自然环境中,走几层楼梯同样会气喘,但是他们仍然这样坚守!我的藏族同事们,不仅能说流利的汉语,还要用汉字书写病历和各种文件,有的甚至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行书,让我自愧不如。甘于奉献、勇于坚守就是“老西藏”精神的内涵。

这里的自然环境与上海迥然不同,自去年 6 月进藏以来,已经有三位上海援藏干部患了严重的高原病。每天伴随着援藏干部的是气喘、失眠、鼻出血、食欲不振等高原反应,以及远离家人和亲朋的无聊、寂寞。但是正因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援藏工作才神圣而光荣。我时时告诫自己,必须保持顽强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状态,把困难当成挑战,把孤寂当成奉献,把握好在雪域高原工作的难得的经历,珍惜我和西藏的这份情缘,用实际行动为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增光,为中山添彩。

在服务西藏中提升自我

虽然我在中山医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在西藏工作有其特殊性,不能照搬照用原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西藏的特殊性决定了以往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都要“升级换代”。在这里,我把自己当做了一个求知的学生。我希望在服务西藏的同时也提升自我。

在日喀则这个新的环境中,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我目前任职的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建于 1955 年。在医院发展的 59 年历史中,一代一代的干部、职工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依靠前 6 批援藏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形成了良好的局面。奉献和坚守的精神是我首先要学习的。“老西藏”的工作作风也是我要学习的。西藏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是我在这三年里要抓紧学习的。

我虽然是外来者,但我不愿意在当地同事的眼里仅仅是一名“过客”。在我心里,我是一名继承了“老西藏精神”的“新西藏人”。我必须摆正位置,不能自以为是,不可自恃清高。在这里,我就是一个日喀则人。

工作中,我和当地同事团结协作,充分沟通,不分彼此,用最短的时间熟悉了地区人民医院的 123 亩地、26000平方米建筑的每一个角落,熟悉了五个对口支援县的卫生基本情况,把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作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工作之余,我参加了同事们的各类业余活动,过“林卡”,吃藏餐,玩藏族骰子游戏等等,只有真正融入当地同事们的生活,才能换来充分的信任和理解。短短几个月,日喀则已经成为我亲切的第二故乡。

技术援藏是时代要求

援藏工作走过了 20 个年头,这里的医务工作者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汉藏之分,医疗卫生的硬件条件也大幅度改善了。但是医生少、专家少、护士少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扭转,卫生人力资源紧缺是最大的问题。

当援藏工作成为一种常态,工作要求会越来越高,当地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技术援藏”显得越来越重要。明确了自身定位,明确了目标,就可以放手去干。我把带队伍、抓管理、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临床技能和服务水平,确定为我挂职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藏不到一年,我和当地干部职工以及其他援藏干部齐心协力,在中山医院的全力支持下,完成了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三级乙等”评审工作。为医院新建了内镜诊疗基地和新生儿诊疗基地,申请到一项上海市科委的子课题,落实 10 万元科研基金,填补了医院的空白。医院的选址重建工作正在进行中,新医院有望在 3-5 年内建成。未来三年,计划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医院信息系统,每年建成新的医疗学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专业人才队伍。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