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从来不会产生于苦思冥想的孜孜以求中,用那耀眼的一面强行压抑此时无比的痛苦,将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顾智恺
“相持未定各为君,秦政山河此地分。力尽乌江千载后,古沟芳草起寒云。”韩愈登临怀古,忆起楚河之争。百年前的战事属于历史,却不仅仅属于历史:在棋盘之上,方寸之间,倒又有一番运筹帷幄,山河二分之情状似在刹那间重现。象棋之事虽曰游戏,可大智慧大情怀皆悉储其中。
“我是一个爱玩的人”
不识顾智恺的人都会因其简介畏而敬之:全国数学专业竞赛一等奖、丘成桐杯赛百强、一等奖学金、吴英蕃奖学金、一级运动员等等——脑海中浮现埋头苦读、不食人间烟火的优异学子形象。
但相反,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全无高高在上的压抑感,却爱玩爱笑爱闹。他开坦言自己喜欢玩,可玩什么却大有讲究。顾智恺小时学习过竹笛,每有班会、文艺演出时他都能演奏一曲,娱情益性。
对他更重要的是象棋:自幼喜欢象棋,高中正式成为象棋一级运动员,大学又成为象棋社社长,象棋一直在他的生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顾智恺眼中,方寸之间自有天地,一张一弛,进退有度。象棋耗脑力,可对他就成为益智的游戏,屏气凝神半个时辰,从棋盘中离开时相比早已获得莫大的乐趣。大概是对脑力游戏的偏爱,这种习惯也一直延续到他的更多喜好之中。
近期他刚刚参加了化学方程式配平大赛,以出色的表现过关闯将杀入决赛。但他似乎无意于阐述闯关之难,反倒是热情洋溢地位大家介绍着决赛时种种有趣的设置:原地转圈,速度冲刺……同时他又谈到自己对解数学题的热爱,高中时和同桌“抬杠”,进行思维与灵感的碰撞,把解题过程中的思考强度和注意力集中都变成了一种享受。在他的身上有一种十分动人的魅力,那些以难著称、以枯燥畏人的练习都因为热爱升华为一种高级的游戏。但顾智恺仅仅在玩——玩象棋、玩化学、玩数字——因为玩才能亲近,也就比常人更能深刻地领悟其中的奥妙,因而获得些什么仅仅是水到渠成。
“每天都很困难”
问及顾智恺的学术生活时,他简单地说“每天都很困难。”大抵只有认真过着每一天的人才能说出这话,这个爱笑爱闹的大男孩却少有同龄人的飘浮,他的生活里确实一点找不到浑浑噩噩的日子。
爱玩不等同于贪玩,在他的身上展现出高度的自律和自尊。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分数学专业与非数学专业两种,他以非数学专业身份参加了专业组竞赛,获得一等奖。“首先要自信。”被问及学习数学的方法时他就这么淡淡地说了一句,却感觉到他获得出色的成绩绝非偶然。
这种自律和自信贯穿于他的整个大学生活之中。他说自己在听了林毅夫有关“经济产业政策”的讲座后,发觉了自己对这一块问题的兴趣。随后便申报了“曦源”“科创”两大科研项目,并以关于“产能过剩”的主题在各种研究报告中脱颖而出,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
他反思自己的高中、大学生活时,觉得高中时自己很难安静下来,但进了大学后学会了更安静的思考,更安静的分析。每一天的生活都不能随便地过去,“每天都很困难”,需要自己拿出充分的准备和耐心加以应对。“这就像下象棋一样,看上去简单的每一着都事关重要,不能错过每一时刻的机会。”他如是说。
君子不器
谈及个人的信条,他倒是一时语塞。大抵他的信条源自象棋的运筹帷幄之中,应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格言式的信条反倒成为这样一种实践智慧的降格。
相比强为之名,他的许多小事迹中倒真的具有深层的精神准则。他对待人,对待世界,具有天然的赤诚之心。接受采访前刚刚献了血,而理由仅仅是“想到自己是O型血就觉得自己有责任作出一些贡献。”此外,他还参加了“一个鸡蛋的暴走”活动。作为一个公益筹款项目,参加者可以通过行走50 公里为儿童公益类项目筹集资金。整整50公里,期间难忍疲惫放弃者远不在少数。而顾智恺也坦言在42 公里时早已撑不住了,但顾忌会拖累队友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完了最后的8 公里。责任感、爱心、赤诚都在他的行为中体现了出来,而他自己却选择了一句“君子不器”加以概括。
朱子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顾智恺的生活中并不仅仅是学业,他喜欢玩也热爱公益,他擅长的象棋、笛子、数学等等每一种都在自己的热爱中融汇贯通。他也不愿意将自己限制在特定的事物中,开拓的眼界与触类旁通的能力使他得以将各部分相互勾连,用无不周。
而君子不“器”亦有他解。“器”曾被现代诠释为某种工具理性,由工具的他律性取代了实践理性的自由自律。而顾智恺所谨慎的也是过好每一天的自律,是对于下一步积极自由的规划,自己的生活也绝不是他人所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