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的签署仪式。根据《协定》规定,此次未签署协定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可在年底前签署。中国深耕多边开发金融网络的努力初露端倪。
中国推进积极主动的金融外交
近年来,除了积极推动现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开拓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之外,中国金融外交的着力点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倡导并全力推动或积极参与组建新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主要有新开发银行(又名金砖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三家全球或区域多边开发银行;
第二,提出并推动落实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丝路基金等金融合作与对外投资倡议。
2013年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要推动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倡导或参与推动组建新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成为中国实施金融外交、探索外交革新的突破口。这表明全面参与全球治理、深度融入全球化和国际体系的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金融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财金合作、全球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经济互动中所占有的独特而重要的核心角色。从国际体系角度而言,中国正在通过执行积极主动而全面灵活的金融外交,织造多边开发金融网络,为在全球与区域治理和国际社会中承担更大责任、通过外交革新执行更加积极有效的外交政策展开试验。
作为多边开发金融网络的三个支点,金砖开发银行、亚投行和上合组织开发行,在未来运行中都应坚持银行业的运营原则,但在定位和根本属性方面,却有更高的追求,应体现出参与全球治理的更高境界和能力。
三大开发银行具有鲜明的发展性质,聚焦全球或地区层面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三大开发银行被赋予的共同使命。但不同于现有的全球或区域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它们关注减贫和社会发展等较为广泛的议题,金砖开发银行、亚投行和上合组织开发行的职能和定位都更为明确,即:通过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项目进行融资支持,克服其发展所面临的最直接而现实的障碍,推动上述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有利于全球实现包容、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通过三大开发银行的共同探索,可以进一步完善自身参与全球发展和对外援助与投资合作的模式,形成“组合拳”,补充现有的开发工具。
三大多边开发银行倡议的互补与互动
从中国金融外交和整体对外战略的角度而言,作为三大开发银行中的最主要成员国之一,中国通过赋予各多边开发银行不同的定位,采取不同的推进策略在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实现三大多边开发银行的有效互补和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地理全面覆盖、管理模式互为补充、业务创新共同探索的目标。
从覆盖范围角度看,三大开发银行倡议具有鲜明的侧重,互补性极强,共同织造了一张从全球、区域到次区域的多边开发金融网络,呈现出多层面、立体化的特征。
金砖开发银行将在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起成员资格对联合国成员国开放,定位为世界性的多边开发机构,完全对标世界银行等全球多边开发机构,关注全球治理议题,将在全球层面推动国际金融和全球发展体系的改革。在这一点上讲,金砖开发银行相比亚投行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具有更突出的系统重要性,定位更加高远,承担着推动全球政治经济体系改革的重任。其之于中国外交,充分体现了金砖国家作为中国参与全球多边治理战略平台的定位。金砖开发银行作为金砖国家合作已经取得的扎实成果,被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称赞为金砖国家合作的第一份“有形之物”,为金砖国家合作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亚投行则定位为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其业务范围聚焦亚洲区域,特别是要弥补亚洲开发银行在本地区基础设施领域关注不足的缺陷,形成互补性分工,并克服其效率低下等问题,推动亚洲区域发展,侧重区域治理体系的改革。
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具有更为明确具体的定位,是一个聚焦于上合组织框架下次区域合作的多边开发机构,其主要业务范围将以上合组织成员国为主,尤其是加强中亚成员国同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建设。
三大多边开发银行各有侧重点,拥有大小不同的覆盖范围,呈现出环形的同心圆结构。次区域层面的上合组织开发行主要聚焦上合组织成员国,尤其是中亚及周边等地区。区域层面的亚投行在初期阶段主要覆盖亚洲域内业务,并侧重东南亚、南亚等。全球层面的金砖开发行的业务重点则是非洲、拉美和加勒比等国家与地区。通过这张网络,三大多边开发银行覆盖了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密集地区,实现了有效分工。
从中国对自身在三大多边开发银行的角色定位而言,三者也各有分工,高度互补。围绕在三大多边开发银行内的治理策略,中国分别采取了多边共识、双边协商和主导性引领三种不同的方式。
金砖合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平等原则,这也是金砖成员国普遍坚持与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在金砖开发银行中,中国接受并切实遵守平等性原则。虽然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远领先于其他金砖国家,在经济总量、外汇储备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做出巨大让步,与其他四国均享金砖开发银行股权和决策权,在按照银行业原则运营的前提下,采取协商一致的决策程序,试验并采取多边方式推进金砖开发银行的组建,充分体现了新型大国关系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及开放包容的金砖精神。中俄两国是上合组织的主要推动者,事实上承担着“双核心”的重要角色。因此,在上合组织开发行的倡议与谈判中,中俄两国发挥着同等的作用,中国推进上合组织开发行的倡议与行动一定要与俄罗斯做好沟通与政策协调,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共识,然后才会在上合组织内取得实质性突破,反之亦然。
因此,虽然早在2010年10月上合组织成员国第九次总理会晤期间,中国就已经提出了成立上合组织开发行的倡议,但由于俄罗斯对此采取较为消极的态度,其推进远远落后于金砖开发银行和亚投行,目前仍然停留在政策倡议与概念阶段,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俄罗斯的担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担心中国凭借强大的金融实力和外汇储备在上合组织开发行取得主导地位,并进而导致俄罗斯在上合组织的地位遭到削弱;二是俄罗斯担忧上合组织开发行同俄罗斯主导成立的欧亚开发银行在业务领域和地区关注方面高度重合,会对后者形成挑战与冲击。欧亚开发银行由俄罗斯同哈萨克斯坦于2006年成立,主要活动范围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及周边地区国家等欧亚地区,旨在通过向这些国家在电力、能源、运输、高科技及创新科技等领域的业务提供资金支持,服务于俄罗斯在本地区的整体战略安排。
中国在亚投行的倡议与组建推进过程中,采取了明显不同于金砖开发银行与上合组织开发行的策略,对自身在亚投行的定位也迥异于另外两个开发银行。中国是亚投行的倡议国,也是筹建亚投行首席谈判代表主席国,在组建过程中扮演着主导性引领的角色。
自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先后出访东南亚时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倡议以来,中国积极推动亚洲域内外国家参与,在其中扮演了理念的倡议者、机构的发起者、最为活跃的引领者、积极斡旋的协调者等多重角色,并实现与自身提倡的“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对接。
中国在亚投行中的主导性引领角色得到了亚投行份额分配安排的有力支持。按照认缴股本计算,亚投行前五大股东依次为,中国297.8亿美元,印度83.7亿美元,俄罗斯65.4亿美元,德国44.8亿美元,韩国37.8亿美元。中国是第一大股东,按现有各创始成员的认缴股本计算,中国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26.06%。
中国将坚持建设性参与国际经济治理
中国自十八大以来积极开展金融外交,实行多边开发金融战略,织造国际和地区多边开发金融网络,致力于促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并明确聚焦“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这一阻碍发展中国家实现快速发展的最紧迫挑战,希望通过全球、区域、次区域的网络化覆盖,综合运用多边共识、双边协商和主导性引领等多种方式,弥补现有全球和区域多边金融机构的不足,推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尤其是金融体系的改革,提升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治理的境界和能力,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通过金融外交领域的网络化战略与多种方式探索,中国也为将来在全球和区域治理中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外交革新进行了有益的全面探索。
正如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所言,中国在稳步推进与现有国际金融组织合作的同时,坚持两条腿走路,“以我为主”推动组建和完善新的多边开发机构,向着建设性参与国际经济治理迈出了新步伐。
(作者系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