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曙: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些思考

作者:林曙摄影: 视频: 来源: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16-09-09


林曙,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货币政策

核心提示

由上海市经济学会、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的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话”论坛,9月2日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行。在论坛上,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国际金融专委会主任、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曙发表了对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观点。

这次G20会议有四个议题,其中一个议题是关于国家经济和金融治理。金融治理中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是国际金融当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我主要讲三点。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国际货币体系当中?不少学者把它叫做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0版本。和之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现在的2.0版本是一个信用货币制度,因此可以看做是一个弱化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人为设计的制度安排,最重要就是双挂钩的制度。但是现行的2.0版体系,更多是一种市场选择。这个市场选择来自于两方面。一个是发达国家采取了共同的货币政策框架。19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通胀目标制,这使得这些国家之间的汇率在长期相对会变得比较稳定。虽然不是一个固定汇率体系,但是如果大家都是盯住一个通胀目标,而且这个通胀目标是趋同的话,在这些国家当中,它就会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汇率。而新兴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阿根廷等一系列危机后存在的自我保险的需求,即所谓的储备饥渴症,大家都想积累美元资产。这两个动因导致了新的199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2.0版本的形成。

我们都知布雷顿森林体系1.0版本有所谓的特里芬两难,但是新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有它的缺陷。正是因为这个内在缺陷,使得全球性金融危机很难避免。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全球对美元的安全储备资产需求很大,这与美国金融市场的吸纳能力及保持金融稳定产生了矛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这对矛盾表现更加突出。一方面

外部国家有非常强大的积累安全资产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从供给方来讲,供给方受制于它的金融市场规模、它的财政能力以及它的综合国力,它没有办法在保证充足资产供给同时维持本国的金融稳定。正是这一对矛盾,导致最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如果我们比较2008年金融危机和1973年金融危机,它们形式上是不一样的。1973年是美元和黄金脱钩,在现在信用体系下,美元没有必要再去维持一个和黄金的固定比价,因此危机就体现在金融资产泡沫。所以2008年的危机,更多是通过资产渠道爆发的。

虽然表象不一样,但是两次危机的本质却是一致的,都是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迅速壮大,美国的经济和金融能力已经无法独立支撑全球货币体系。虽然今天的货币体系还是以美元为主导,但随着国力相对衰弱,美元已经无法独力支撑起国际货币体系这样一个重任。

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2.0有两个外部性值得我们注意。第一个外部性就是中心国家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它通常导致外围国家的金融不稳定,比如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心国家它具有制定货币和汇率政策等比较大的自主权,而它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外部溢出效应,对外围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作用。

这是第一个外部效应。第二个外部性是所谓的网络外部效应,它会排斥其他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发挥作用。因为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是为美元来设计的,所以使用美元成本是最低的,也因此导致了美元有一种incumbent advantage,使其他货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有一个进入壁垒。之前美元替代英镑的时候也存在这样一个状况,美国经济在十九世纪70年代已经超过英国,但是二战后美元才完全替代英镑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网络外部性。

由于现行体系的内在缺陷,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一个重要话题。而以上两个外部性的存在也为制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由和改革的方向。

但是我想表达的第三个观点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难度很大,要比一国国内改革更难。关键难点在于:1)理论上尚不清楚改革的方向,即最优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是怎样的; 2)在操作上如何找到激励相融的方案使得各方都有动力进行改革。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比较容易取得突破的问题上取得成果的,比如在这次G20会议上,中国提出汇率不搞竞争性贬值,这个就是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这种政策上容易取得突破是因为在这些政策上面, 即使是美国也感觉到,如果大家都承诺不从事竞争性贬值的话,可能对美国也是没好处的。随着中国和其他经济体规模的在全球份额中的上升,这些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对美国的政策形成一种反向的溢出效应,所以,G20可以在这些政策上面取得突破。至于一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打破网络外部性,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国际货币体系当中来还需要各国的共同智慧和努力。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