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接过蜡烛,她们成为南丁格尔精神的传承者;
戴上燕尾帽,她们化身守护生命的战士。
新闻网陆续推出一批护理工作者的故事,讲述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正在做出的不凡贡献。
袁立,毕业于原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在华山医院工作至今,现为38病房肾病科、眼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危难时刻 践行使命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2月6日,根据上海市防控办领导部署,统筹协调全市医疗资源做好新冠肺炎危重病例的救治工作,袁立主动报名,准备好CRRT相关设备,做好随时前往定点医院支援的准备。
2月9日受国务院的号召华山医院援鄂四纵队出征武汉,袁立义不容辞成为其中一员,援鄂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ICU。到达武汉后,袁立迅速组建血透护理团队,建立团队规章制度,熟悉工作环境。
由于武汉使用的床旁血透机与常用的机型不同,袁立与同济光谷院区的的血透中心联系,经过了多方协调筹备,于2月12日下午终于完成了新机器的装机、调试及耗材到位,紧急的视频培训,制定相关制度、操作流程。仅用了4个小时,团队成员就熟练掌握了新机器的操作,并于2月13日为一位危重新冠肺炎合并尿毒症的患者进行了首例的CRRT治疗。特殊的环境,沉闷的防护,新学的技能,她没有退缩,留下的是坚强的背影,随着血泵持续运转,血透管路内流动的血液不断地循环,带给患者的是生的希望,更是每一位血透人出征武汉的初心和使命!
就在CRRT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全面开展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另一个挑战来临了。袁立带领的血透护理组临危受命接管新冠肺炎患者ECMO治疗的管理,对于这一项完全陌生的工作,袁立组织大家第一时间收集了相关资料,连夜不停地研究学习,流程梳理、模拟预案。2月18日下午2点,隔离病房内,华山与同济的专家联手负责深静脉置管,袁立和其他的血透护士在同济心内科老师的指导下,安装预冲管路,大家分工合作,争分夺秒,成功置管后3000ml/min的血流迅速充满整个体外循环管路,神奇的膜肺开始工作了!一旦建立了心肺的体外循环,就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着ECMO机器,袁立带领的血透护理组接管这台机器管理和患者护理。各项数据的观察、监测和记录,根据ACT、APTT、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抗凝剂的速率以及ECMO的转速、空氧混合的浓度及气流量,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末梢循环以及对肢体的被动运动,时刻确认导管的妥善固定及约束的有效性,及时应对机器的各种报警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每一分每一秒无不彰显着作为一名上海护理人的高水准。
2月23日,第二例ECMO开始实施,团队需要同时守护着两台ECMO的运转。时至今日已实施5台ECMO,成功脱机4位患者,存活率100%。在这多学科协作的重症治疗中,袁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牢记党的使命,吃苦在前,不计个人得失,带领整个血透护理组不忘初心,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高度挑战而又艰巨的任务,更是实现了全国第一例清醒状态下的V-V ECMO成功脱机。
专业专注 创新创心
袁立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认真严谨、踏实敬业,学习上努力钻研、勤学补拙,对待病人热情周到换位思考,对待同事团结友爱关心互助。
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工作在临床护理第一线,其中从事血透护理工作19年,慢性肾脏病护理及腹膜透析护理5年,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自2015年起担任38W护士长,注重临床专科发展,梯队建设,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在病房、腹透门诊及全院危重症血液净化各领域工作中带领护理团队不断发展。目前病房有血透护士5人,腹透护士5人,肾移植护士1人,CKD护士1人。2019年华山医院腹透中心获得上海市护理学会腹膜透析联合实训基地(华山医院与松江区中心医院),接受腹透护士实训13人次。大力开展肾病慢病管理,2015年建立“华山肾&腹透园”微信公众号,优化腹透患者门急诊一体化管理流程,关口前移倡导CKD专病门诊护理。
不辱使命 不忘初心
袁立带领的华山医院腹膜透析专病管理团队,通过专病门诊、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网络随访等多样化的模式,对维持性腹透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在急诊腹透患者就诊、腹透急症处置等方面建立严谨、规范的处理流程,确保对病人的管理质量及临床医疗护理安全。运用PDCA对腹透病人管理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并获得显而易见的临床收益。
2019年,袁立同志带领团队获得上海市护理学会腹膜透析联合实训基地及中华护理学会腹膜透析患者管理案例三等奖。
“纵有疾风来,人生不言弃”,她们在危难时刻,勇担重任,挺起了中国的脊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他们不辱使命,守护患者的生命,守护南丁格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