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经济理论创新

作者:高帆摄影: 视频: 来源:《文汇报》2023年7月2日第6版发布时间:2023-07-02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历史交汇点,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个集中体现是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新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历程、基本特征、本质要求、战略部署和重大原则,构建了内容完整、逻辑严密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经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条件,“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新概念必然关联着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来探究中国经济理论创新的展开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从跨国比较看,经济现代化——产业结构的转变、城乡结构的转换、生产效率的提升、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等——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经济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于推动英美等国的现代化具有关键作用。经济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也举足轻重。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我国在初始条件极端不利的情形下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之后,我国通过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高等收入国家的跃迁,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这为我国整体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均建立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都需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经济各个环节的协调性显著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与我国已有的经济绩效相关联,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实现与我国后续的经济趋向相链接。

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呈现出极为鲜明的本土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发展不是对已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的“重复”或“验证”,它具有突出的本土特征,我国经济发展是一个立足于本国国情、达成自身目标的“独特的故事”,这种独特性表现在经济增长、结构转化、成果分享等多个维度。就经济增长而言,作为一个人口超过14亿的大国,我国在1978年以来的40多年中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0%、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超过8.0%,且这一进程是发生在国内秩序稳定、对外共赢合作的背景下,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就经济结构而言,区别于已有发达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串联式”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化具有显著的“并联式”特征,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较短时期内,中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均发生了显著跃迁,特别是,1978-202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7.92%增至65.22%,城镇新增常住人口超过7.48亿,这在全球范围是极其罕见的。就成果分享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并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总之,中国的经济发展绩效、方式具有鲜明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经济实践基础。

我国经济发展实践需要利用新理论解释和指引

经济实践促使人们思考用怎样的理论来理解中国的发展。我国可以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但不能用这些理论来直接“解释”或“裁剪”中国实践。这种做法是刻舟求剑、削足适履,会错失理论进步的契机,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误读和误导。相反,应基于自身实践来提炼经验、形成概念、把握规律,通过创新形成契合中国发展需求的经济理论。我国经济理论创新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发展的特征事实,进而在发展绩效、经济制度、发展理念之间形成逻辑关系。其中,发展绩效是结果和表象,经济制度和发展理念则是深层次、决定性的因素。在经济制度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党-政府-市场”三位一体的制度特征,政府和市场具有相互增强特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结合,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组合,这些与西方强调政府-市场相互替代、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存在着根本差异。在发展理念方面,制度安排导源于发展理念的指引,我国在经济绩效和制度安排中形成的独特性,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高度契合,例如: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与那种追求经济增长但伴生两极分化的发展截然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与那种追求物质发达但损害自然环境的发展截然不同。显而易见,必须基于中国经济制度和发展理念的独特性来阐释经济发展绩效的独特性,从而将社会实践呈现的现象提炼为经验、进而抽象为具有规律特征的经济理论,这是我国立足于本土化实践推进经济理论创新的基本思路。

我国推动经济理论创新需要遵循四个基本准则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中国业已进行的经济实践、业已提炼的发展经验、业已形成的术语概念、全球化背景的交流互动、信息化时代的资料获取等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展开是独特的,其背后的规律把握必然具有探索性,理论创新需要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付出持续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明确理论创新的基本准则是有必要的。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即人民性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具有导向功能,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贯穿的视角来分析经济,这种整体分析范式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也具有启示作用,我国推进经济理论创新应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继续做好“两个结合”中形成新的经济理论成果。二是以服务中国发展为目标。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归根到底是基于中国国情背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达成中国发展目标,“立足于中国大地”进行理论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对待已有理论资源的根本立场。以服务我国发展为目标诉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疑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三是以契合学术规范为前提。经济理论创新是严谨的、内洽的思维过程,马克思主义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强调逻辑推演和历史过程的相互验证,这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同样是重要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需要将提炼特征事实、形成核心概念、构建理论框架、开展实证检验、提出引申含义相统一,这是确保创新“科学性”的重要途径。四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契机。我国经济实践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系统特征,经济领域的许多主题往往与其他领域相关联,例如: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涉及城乡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变迁,而且涉及城乡空间结构、社会保障方式、社会治理体系变迁,这些问题的阐释和解决往往突破了单一的学科领域。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应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推进交叉融合,充分关注信息技术等对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带来的影响,在跨学科中形成新的研究议题、概念术语和解释框架,以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更充沛的理论资源。

制图:实习编辑:马蔚佳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