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金秋硕果!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10月科研成果上新

作者:摄影: 视频: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时间:2024-11-30

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科技工作者10月取得多项成果和突破,一起来看看吧。

科研奖励

1. 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出炉,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共22项获奖

10月23日,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出炉。本年度我校再创佳绩,获奖项目共计22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项。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为历史最好成绩;集成电路领域连续三届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项,全市唯一。

新闻链接:/2024/1023/c4a142659/page.htm

2. 大数据研究院邬江兴院士团队4大原创技术入选“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新质生产力技术备选清单(2024)”

10月1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在北京和香港同步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新质生产力技术备选清单(2024)”。邬江兴院士团队4大原创技术“变结构拟态计算技术”“可信内生安全”“多模态智联网络技术”“软件定义晶上系统”入选“清单”。

新闻链接:https://ibd.fudan.edu.cn/9e/24/c24062a695844/page.htm

3.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邱锡鹏获“CCF青年科技奖”

10月12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公布2024年度“CCF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邱锡鹏教授获得2024年度“CCF青年科技奖”。邱锡鹏教授获得的“CCF青年科技奖(CCF-ACM Award for AI)”(原“CCF-ACM人工智能奖”)旨在表彰在人工智能理论、技术或应用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且在中国工作的专业人士。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5z4lB9BD_uxH4REKEwpsQ

4. 现代物理研究所陈金辉研究员荣获2023-2024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

在10月10日至13日于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上,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陈金辉研究员荣获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陈金辉研究员主要从事中高能核物理实验研究,在探索宇宙早期新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和反物质探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新闻链接:https://imp.fudan.edu.cn/9e/2d/c45420a695853/page.htm

科技成果转化

1. 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宋少莉教授领衔的“泛实体瘤靶向诊疗一体化放射性药物项目”专利技术成功转化

10月30日,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再获新突破,核医学科主任宋少莉教授领衔的“泛实体瘤靶向诊疗一体化放射性药物项目”专利技术成功实现转化,该项技术可将30余种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提升30%-40%,且可以实现对应靶点的精准核素治疗。这也是我国首个泛肿瘤类型的靶向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专利技术的院企转化,成果转化签约总价待所有里程碑达成后最高可达人民币5,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有1,800余患者从这项技术中受益。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arTwGWA8rDdHwuu8h42EA

数学物理领域

1. 物理学系张鹏飞与合作者提出了利用全计数统计的奇异性区分量子相的方案

Mott绝缘体相与超流体相中全计数统计行为对比

10月10日,物理学系张鹏飞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合作者共同提出利用全计数统计中的尖点奇异性来区分有序相与无序相的方案。研究以玻色-哈伯德模型中的超流态到莫特绝缘态的量子相变为例,结合解析理论与数值模拟,揭示了当子系统的大小足够大时,FCS在超流相中作为相位角的函数会表现出明显的尖点奇异性,而在莫特相中则是光滑的。这种奇异性的出现被解释为不同半经典的涡旋构型之间的一阶相变。该研究的理论预言不仅丰富了研究领域对量子相变的理解,也为超冷原子系统和超导量子比特平台上的相关实验提供了新的方案。相关成果以“Distinguishing Quantum Phases through Cusps in Full Counting Statistics”为题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新闻链接:https://phys.fudan.edu.cn/9b/bb/c7609a695227/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241720 

2. 物理学系刘韡韬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氧化物液相水界面的非常规反应路径

10月14日,物理学系刘韡韬教授课题组基于课题组之前提出的非线性光学传输矩阵方法,借助光腔结构的局域场增强效应,开发了运用和频振动光谱(SFVS)原位探测液相水界面的实验方法。课题组与法国Université d'?vry-Val-d'Essonne的Marie-Pierre Gaigeot教授团队开展合作,运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结合Metadynamics研究了该界面,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反应路径:当具有较低pKa值的硅醇基团去质子化时,会对临近硅位点产生亲核攻击(nucleophilic attack),导致一种非常规的、五配位的硅物种形成。这些模拟结果经过了大量不同初始二氧化硅表面结构模型的检验,定量的DFT计算成功再现了原位光谱中的共振峰移、表面覆盖率、以及离子浓度依赖关系等。更重要的是,这一新的反应路径为该界面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多个争议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解,也与针对界面水一侧的最新谱学发现有着很好的契合,将这一自然界最广泛存在的固液界面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关研究论文以“Unconventional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an oxide surface in water unveiled by in situ sum-frequency spectroscopy”为题在线发表在Nature Chemistry

新闻链接:https://phys.fudan.edu.cn/a7/c2/c7609a698306/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4-01658-y 

3. 物理学系黄吉平课题组设计并制备了基于热损耗的新型热非互易超构材料

热损耗辅助的热非互易超构材料。(A)常规热非互易的应用场景示意。(B)原理图。在自然材料构成的不对称结构上,引入不对称热损耗,打破了热传导固有的空间反演对称性,实现了可重构的整流比输出,即实现了可调的非互易热传递。(C)热非互易的宽温区适应性。

10月24日,物理学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吉平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热损耗辅助的热超构材料,其通过将无用的热损耗转化为有用的调节工具,实现了可重构、零能耗、宽温区的非互易热传递。相关成果以“Reconfigurable, zero-energy, and wide-temperature loss-assisted thermal nonreciprocal metamaterials”为题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 121, e2410041121 (2024)]。

新闻链接:https://phys.fudan.edu.cn/a6/1c/c7609a697884/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10041121 

4. 航空航天系邓道盛、胡曼团队实现了悬浮光热气泡的自发水平振荡

(a)实验示意图;(b)高速相机观察到光热气泡的震荡;(c)机理示意图;(d)气泡在面内转动。

10月24日,航空航天系邓道盛、胡曼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光热气泡在垂直方向上的周期性弹跳运动模式的基础上[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5749 (2022)],进一步报道了一种悬浮于固/液界面上光热气泡的自发水平振荡运动模式。该研究提出,气泡的自发振荡是由于热浮力流在固壁面处形成的驻点流产生的驱动力,以及激光光场分布形成的热马兰戈尼流产生的恢复力,协同作用所致。这一发现为微纳米机器人等领域的自驱动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应用启示。该研究成果以“A hovering bubble with a spontaneous horizontal oscillation”为题,发表在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新闻链接:/2024/1106/c2463a142980/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epub/10.1073/pnas.2413880121  

5. 物理学系晏湖根、光电研究院黄申洋团队发现全新偶极激子,成果发表于Science

10月31日,物理学系晏湖根、光电研究院黄申洋团队与合作者在人为堆叠的旋转角度为90°的黑磷同质结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偶极激子。这种激子无需依赖隧穿效应,天然具有强大的与光相互作用能力,甚至在室温下的光学吸收率超过1%,能被红外吸收光谱轻松探测。相较于传统材料中的偶极激子,新发现的偶极激子具备多种新奇特性,为多体物理等领域拓展了探索空间。该成果以“Bright dipolar excitons in twisted black phosphorus homostructures”为题发表于Science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3UKXDSaf3o9SD2QHQhslA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q2977

化学材料领域

1. 高分子科学系闫强团队发展出对痕量生物信号具有非线性放大响应能力的聚合物纳米组装体

(a-c)聚合物的传统信号响应模式(1-to-1和1-to-N);(d)通过调节纳米碗膜凹陷度实现对生物信号的非线性响应模式(1-to-Nα)。

10月2日,高分子科学系闫强课题组发展了一类聚合物非球形囊泡组装系统,通过精确控制碗形囊泡的膜凹度(σ),实现了对生物信号“1-to-Nα”的指数型非线性放大效应,并以此构建了能够对生物痕量SO2气体信号进行超灵敏检测的纳米平台,聚合物对SO2生物信号的临界响应阈值CT可提高5个数量级,达到10-8~10-9mol/L水平。该成果以”Nonlinear amplification of nanobowl surface concavity on the critical response threshold to biosignals”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新闻链接:https://polymer.fudan.edu.cn/9e/40/c32871a695872/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3053-3 

2.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雅欣青年研究员设计研究催化过程中单个金属纳米颗粒上活性位点之间的电子通信

金属颗粒上活性位点间电子通信的证明

10月4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雅欣青年研究员团队设计合成了Rh单原子催化剂,Rh纳米团簇催化剂和Rh颗粒催化剂,并以CO氧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金属铑颗粒催化剂在一氧化碳的低温氧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活性,而氧化铝上的非金属铑簇或单原子则保持催化惰性。该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了单个金属颗粒上活性位点之间存在电子通信,这使得Rh颗粒催化剂的周转频率比没有电子通信的非金属态催化剂高出四个数量级。实验和理论结果证明,金属微粒上的位点间电子通信驱动活性位点间的两个半反应耦合,从而使CO氧化沿着比非金属团簇或单原子更低的活化能动力学途径进行。其他金属颗粒催化剂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这意味着活性位点之间的电子通信在异相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ctive sites on individual metallic nanoparticles in catalysis”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新闻链接:https://environment.fudan.edu.cn/9d/a4/c26494a695716/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2997-w

3. 信息学院张树宇团队阐析高效稳定镍铁基碱性电解水工业电极的设计策略

NiFe基催化剂作为工业电极的挑战以及对应的设计策略

10月8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树宇/区琼荣团队系统总结了将NiFe基催化剂应用于工业碱性电解水OER电极所面临的挑战、设计策略、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碱性OER的反应机理及其关键性能评估指标,并分析了几种符合工业化需求的NiFe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随后,研究从催化活性、稳定性和传质效应等多个维度,着重探讨NiFe基催化剂在实际工业运行中遇到的挑战,并详细综述了在该运行条件下NiFe基催化剂的设计策略以及构效关系。最后,研究展望了NiFe基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将其从实验室研究推广至工业规模的电解水制氢电极,拓宽其在海水电解制氢和废水电解制氢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加速低成本绿氢生产技术的产业化过程。该研究成果以“NiFe-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Alkaline Oxygen Evolution: Challenges, Strategies, and Advances Toward Industrial-Scale Deployment”为题,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

新闻链接:http://www.it.fudan.edu.cn/Data/View/4720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410618

地球科学领域

1.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温之平教授、陈晓丹青年研究员团队研究欧亚沿岸北极海冰的减少加剧了暖印度洋导致的强梅雨

北极海冰和印度洋海温对梅雨协同效应的物理机制示意图

10月,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青年研究员陈晓丹(第一作者)与温之平教授(通讯作者)携手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多位学者,共同揭示了春季印度洋增暖与西伯利亚沿岸北极海冰提前融化对超强梅雨的协同影响,提出了近年来北极海冰持续消融和变率增强影响超强梅雨新机制。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梅雨特征已从昔日的连绵细雨转变为如今的暴雨频发。2020年极端“暴力梅”侵袭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日本南部,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如何提前预测预警这类超强梅雨,仍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其中对影响梅雨的中高纬度因素的认识不足是主要障碍之一。

研究团队指出与仅由印度洋变暖主导的典型强梅雨相比,北极海冰提前融化的协同作用可使梅雨强度再增强约50%,并使达到或超过2020年强度级别的极端强梅雨的发生概率翻倍。气候模式的大样本试验和大气环流模式试验研究进一步揭示,在暖印度洋作用于西北太平洋反气旋为梅雨区域输送大量水汽的背景下,北极海冰的提前消融会改变亚洲北部大气环流,异常深入梅雨地区的北风会加剧梅雨区低层水汽辐合,并通过冷平流作用导致梅雨区高层降温,显著增加对流有效位能,促进对流发展。将北极海冰的作用加入统计预测模型,能够显著提升对极端强梅雨的预测能力。

这项研究不仅建立起北极海冰与印度洋海温协同影响超强梅雨的物理图像,并为提升超强梅雨的季节预测提供了新途径和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以“Sea-ice loss in Eurasian Arctic coast intensifies heavy Meiyu-Baiu rainfall associated with Indian Ocean warming”发表在Nature系列期刊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612-024-00770-7 

2.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颖军课题组发现燃油品质提升会使船舶排放更细粒径的EC和PAHs,造成更严重的潜在健康风险

10月30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陈颖军教授课题组对9条不同吨位的在用船舶(远洋船舶、沿海船舶、内河船舶,载重量从1000吨到20万吨)排放的尾气成分开展了实船测量,结合两种油品(硫含量<0.5%的HFO和<0.1%的MGO)、发动机类型(主、辅发动机)及其不同的负荷水平(25%、50%、75%、100%)等条件的对比分析,发现MGO相比于HFO,元素碳(EC)和多环芳烃(PAHs)的排放因子分别下降了30%和45%,说明油品提升对船舶污染物排放有总体改善的效果。进一步结合高分辨率的粒径分级的组成分析发现,油品提升会导致EC和PAHs的粒径分布显著趋细,显著增加了PAHs在超细粒径段上的分布:使用HFO和MGO,在PM0.1上的PAHs排放因子分别为15.5±6.3和86.5±2.9 μg/kg,在全粒径段PAHs的占比提高一个数量级,即油品提升导致分布在更易进入呼吸系统的超细粒径段的高毒性污染物更加富集。结合多种毒性评估方法计算,发现油品提升后船舶排放超细颗粒物的毒性当量升高约3倍,因而从健康风险的角度应该引起高度关注。文章强调了船用燃料油的品质提升可以显著减少大多数污染物的排放,但也可能使一些毒害性污染物(如元素碳和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趋细,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新的风险。

该成果以“Fine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Higher Toxicity of Elemental Carbon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Emitted by Ships after Fuel Oil Quality Improvement”为题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补充封面文章。

新闻链接:https://environment.fudan.edu.cn/a8/2b/c26494a698411/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4c01183

信息领域

1. 信息学院余建军教授团队在超高速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实验传输系统和主要技术方案原理

10月17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科学与工程系余建军教授团队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全球光通信顶级会议(ECOC)发表了高速光子太赫兹通信的论文“Demonstration of 562.5-Gbps 2×2 MIMO Terahertz-Wave Signal Transmission at 322 GHz with SFO compensation”,该论文被评为Top-Scored高分论文。在这项研究中,利用提出的采样频率偏移估计和补偿方法及其他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结合光子辅助的太赫兹信号生成方案和2×2 MIMO系统架构,首次实现了中心频率为0.322 THz的单波长净速率高达562.5 Gbps的太赫兹无线传输,这一成果创造了全球公开报道的光子太赫兹通信中单波传输速率的最高记录。该方案还能与高速光纤接入网实现无缝融合,优化6G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和通信结构,显著降低 6G研发门槛,大大加速太赫兹技术商用化进程。

新闻链接:http://www.it.fudan.edu.cn/Data/View/4733 

生命医学领域

1. 生物医学研究院杨力课题组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分析框架实现RNA测序数据直接鉴别RNA编辑与DNA突变位点

10月8日,《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在线刊登了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杨力课题组题为“DEMINING: a deep learning model embedded framework to distinguish RNA editing from DNA mutations in RNA sequencing data”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布了一套新型计算分析框架——DEMINING,可以从RNA测序数据直接鉴别RNA编辑与DNA突变位点。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aZK02IAX-_Vdu7_m10c7w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6/s13059-024-03397-2  

2. 基础医学院卫功宏课题组首次揭示表观遗传读码器ZMYND11的非经典新功能

10月8日,基础医学院卫功宏课题组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reader ZMYND11 noncanonical function restricts HNRNPA1-mediated stress granule formation and oncogenic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ZMYND11作为非组蛋白HNRNPA1甲基读码器的非经典新功能,发现精氨酸甲基化介导的ZMYND11-HNRNPA1-PKM2轴限制肿瘤进展的机制,并提出了ZMYND11具有作为癌症治疗靶点的潜在应用场景,特别是在肿瘤环境中,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5抑制剂被提出为一种可能的临床治疗手段。本研究突破了人们对ZMYND11作为组蛋白H3.3K36me3修饰读码器的传统认知,扩展了其功能至非组蛋白甲基化调控领域。这一发现显著改变了我们对表观遗传读码器的理解,表明表观遗传修饰不仅限于组蛋白调控,还可能涉及广泛的非组蛋白靶点和机制。

新闻链接:https://shmc.fudan.edu.cn/news/2024/1012/c1892a142481/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4-01961-7 

3. 放射医学研究所韩俊斌团队研发出首个基于5T4癌胚抗原的临床核素探针

放射性探针在荷瘤小鼠(左)和肿瘤患者中的评价(右)

10月8日,放射医学研究所韩俊斌青年研究员与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谢芳教授和基础医学院应天雷教授在核医学顶级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题为“Preclinical evaluation and pilot clinical study of [68Ga]Ga-NOTA-H006 for non-invasive PET imaging of 5T4 oncofetal antigen”论文。该研究全新开发了一种以纳米抗体为载体的5T4靶向放射性探针,并开展了首个以5T4为靶点的放射性诊断药物临床研究,为5T4抗原的相关临床药物研发和人体非侵入性PET成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另外该研究也被2024年第37届欧洲核医学协会年会(EANM) 选为Top Rated Oral Presentation。

新闻链接:https://shmc.fudan.edu.cn/news/2024/1024/c1892a142729/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00259-024-06941-1

4. 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王鹏飞/孙蕾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朱轩等团队揭示:SARS-CoV-2 JN.1凭何成为全球主流毒株?

10月9日,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王鹏飞团队、孙蕾团队携手香港大学朱轩团队、陈福和团队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张宝中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Lineage-specific pathogenicity, immune evasion, and virological features of SARS-CoV-2 BA.2.86/JN.1 and EG.5.1/HK.3”。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SARS-CoV-2 JN.1病毒如何迅速崛起,成为全球主流毒株的秘密,更为我们理解病毒的变异和进化机制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aZK02IAX-_Vdu7_m10c7w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3033-7#Sec10 

5. 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王冠琳课题组及其合作团队揭示骨髓纤维化新靶点Galectin-1

骨髓纤维化单细胞图谱

10月9日,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王冠琳课题组与英国牛津大学Bethan Psaila, Adam Mead教授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线发表题为“A proinflammatory stem cell niche drives myelofibrosis through a targetable galectin-1 axis”的研究论文,绘制了骨髓纤维化MPLW515L小鼠模型中各类骨髓细胞互作的单细胞图谱,揭示了Galectin-1(Gal-1)可以作为骨髓纤维化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该研究也为理解骨髓纤维化疾病中造血细胞与其微环境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资源。

新闻链接:https://imib.fudan.edu.cn/a0/a9/c22759a696489/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translmed.adj7552

6. 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王红阳及其合作团队通过绘制空间单细胞蛋白图谱揭示了高弧度巨噬细胞在肝癌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作用

10月14日,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王红阳院士及其合作团队通过索引分析401个HCC样本的36个生物标志物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共同检测。通过分析肝癌的空间肿瘤生态系统,发现了具有不同预后和基因组分子特征的空间模式,揭示了vimentin(VIM)高巨噬细胞的进展作用。8个独立队列的整合分析表明,VIMhigh巨噬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空间共存促进肿瘤进展,有利于免疫治疗。功能研究进一步表明,VIMhigh巨噬细胞通过增加白细胞介素-1β的分泌来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该研究为肿瘤微环境结构的异质性提供了深入的见解,揭示了VIMhigh巨噬细胞在HCC进展中的关键作用,这具有个性化癌症预防和药物发现的潜力,并加强了解决癌症治疗中空间信息特征的需求。该团队在Nature Cancer在线发表了题为“Spatial single-cell protein landscape reveals vimentinhigh macrophages as immune-suppressive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

新闻链接:https://imib.fudan.edu.cn/9f/01/c22759a696065/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8-024-00824-y

7. 生命科学学院王纲团队揭示转录中介体MED23亚基在髓鞘发育和再生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机制,为治疗脱髓鞘疾病提供新思路

10月15日,生命科学学院王纲教授团队在Cell Discovery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Mediator MED23 controls oligodendrogenesis and myelination by modulating Sp1/P300-directed gene program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Mediator Med23亚基在髓鞘发育和再生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Med23基因突变小鼠模型,发现Med23基因突变会导致脑白质萎缩、认知功能减退等髓鞘发育不良的典型症状。进一步研究发现,MED23在OLs的分化成熟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其突变或缺失均会导致少突胶质细胞前体无法分化为成熟的OLs,从而影响髓鞘的形成和再生。

新闻链接:https://life.fudan.edu.cn/a2/7e/c28140a696958/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4-00730-8

8. 附属华山医院毛颖/花玮/迟喻丹团队携手攻克肺癌脑转移的耐药难题

10月17日,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花玮教授、迟喻丹研究员团队在《癌细胞》(Cancer Cell)上发表了题为“Overcoming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resistance in lung cancer brain metastasis with CTLA4 blockade”的重要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先进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对肺癌脑转移样本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TKI靶向药物奥希替尼在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机制。研究团队探索了TKI靶向药物与CTLA4单抗联合使用的策略,能够有效激活T细胞的功能,从而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为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aZK02IAX-_Vdu7_m10c7w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4)00360-X

9. 附属妇产科医院黄荷凤团队构建并解析小鼠胎盘发育的时空转录组图谱

10月22日,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黄荷凤、吴琰婷、张宇联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高雅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Discovery)发表了题为“A spatiotempora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mouse placent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并解析了胚胎植入后E7.5-E14.5小鼠胎盘发育的空间转录组图谱。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aZK02IAX-_Vdu7_m10c7w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4-00740-6

10. 生命科学学院服部素之团队合作首次解析锌离子激活通道ZAC的结构

10月24日,生命科学学院服部素之团队在PNAS发表文章“Cryo-EM structure of the zinc-activated channel (ZAC) in the Cys-loop receptor superfamily”。该项目由生命科学学院服部素之课题组与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汪津课题组合作完成。该团队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分析技术首次解析了Cys-loop受体超家族中的一类锌离子激活通道ZAC,并通过电生理技术对通道进行了突变分析。团队在胞外结构域中鉴定出锌离子活性相关位点,并发现该蛋白的通道构造有别于超家族其他成员,且找到离子选择性相关的重要位点,为理解ZAC的离子传导机制奠定了结构基础。

新闻链接:https://life.fudan.edu.cn/a6/3e/c28140a697918/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05659121

11. 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王中华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多基因模型”,助力“最毒乳腺癌”精准治疗获新突破,发表于BMJ

10月24日,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王中华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领衔的一项名为“BCTOP-T-A01”的临床研究成果以“Intensive chemotherapy versus standard chemotherapy among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perable,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based on integrated mRNA-lncRNA signature (BCTOP-T-A01): randomised, multicentre, phase 3 trial”为题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

该研究基于肿瘤医院自主研发的“多基因模型”,针对有“最毒乳腺癌”之称的三阴性乳腺癌,采用“蒽环紫杉”序贯“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的精准治疗方案。历时七年多,研究团队完成504位接受根治性手术后的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入组临床试验,经过中位45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高危患者接受强化治疗组3年无病生存率为90.9%,显著优于标准治疗组的80.6%,绝对获益达到了10.3%,显著降低高危患者49%的疾病风险。其中,强化治疗组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92.6%)也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83.2%),可以降低高危患者50%的复发风险;此外,低危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90.1%对比80.6%)、无复发生存率(94.5%对比83.2%)和总生存率(100%对比91.3%)均优于接受相同标准化疗方案的高危患者。

该研究证实基于肿瘤医院自主研发的“多基因模型”,针对有“最毒乳腺癌”之称的三阴性乳腺癌,采用“BCTOP-T-A01”的治疗方案,能够让高危患者生存率显著提升超过10%,改变了传统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千人一方”的局面。

新闻链接:http://shmc.fudan.edu.cn/news/2024/1028/c1892a142775/page.htm

原文链接:https://www.bmj.com/content/387/bmj-2024-079603  

制图:实习编辑:罗钰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