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阳:我心中的金福安老师

作者:陆仲阳摄影: 视频: 来源:新闻文化网发布时间:2025-01-08

陆续读到一些新闻界前辈和老领导撰写,回忆《解放日报》前副总编、《新民晚报》前总编辑金福安先生的文章。大家情真意切,写下他们与他之间的点滴。他生前教过我。孔门有七十二贤,我充其量是金福安先生“门生”之一。我不是罗丹,不是米开朗基罗,我试着,一凿一凿地敲击,从“生活”这块汉白玉上,勾勒出金福安先生他的眼睛、眉毛、鼻子……以我个人的视角,勾出一个浅浅的大致的他的轮廓,以飨他所倾心热爱的读者、同仁和友人——

“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才子”

我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解放日报》开办的新闻培训班上第一次见到他的。来讲课的都是该报编辑骨干和中层领导。报社内藏龙卧虎,能人很多。比如陆炳麟,几乎每个上课者都会提及他,从裁缝变身编辑“圣手”本就传奇,他还当副总编,编写的教材成新闻系必读书;有像贾安坤来授课,不带一张纸,滔滔不绝逻辑性强,他极力帮我们纠正“象……一样”中正确写法是“像”;也谈到“文革”时期报社走出去的政治人物,虽后来折戟,但大家众口一词,“他政治上犯错,但业务确是‘一把好手’”,并不因事废人。

解放日报社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毕业的不少。及至夜班编辑部主任金福安给我们上课时,班主任隆重介绍:“今天由‘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才子’金福安……”全班报以热烈掌声。金福安先生露出他标志性的笑容。是的,他的笑容,他那真诚的笑容,从此刻印在我的脑海。

有一天晚上,他专门约好安排班上二三十人一起,等晚班编辑上班时间,实地参观他们办公室,了解改稿、划版、排版等整个流程,切身感受报社的争分夺秒。第二天清晨,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捧在我手中,一颗年轻的心,自豪感油然而生。

对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记者杂志几乎是人手一册的“业务手册”。我期期订阅,每篇必看,稍显晦涩的理论文章,也去啃啃。

又一期新杂志到了,放在我桌上。上班一看,嘿!封面正是我熟悉的金福安先生。封面照清晰,突出醒目。照片是在报社附近楼下,熙熙攘攘的南京东路人群中抓拍的。照片中,他正侧面凝望前方,目光深邃,不苟言笑。姿态自然,很传神。照片是《解放日报》摄影部大记者金定根所摄,果然出手不凡。关键是“模特”本身要好,金福安先生完全本色出镜。

那几天我把杂志封面朝天,天天放在办公桌上。有道是:白头宫女说玄宗,乌发仲阳侃大金。

在海鸥饭店虹口区召开的一场新闻活动上,我再次遇到他。用餐时,我俩同一桌。久不相逢,兴会更无前。饭桌上,师徒俩谈笑风生似二人转。其时,他正在头版尝试大标题,特别是头条,特大号字体。我称之为“浓眉大眼”,津津乐道。他谈到了这么处理的出发点及版面改革考量。我的新闻培训在“加餐”。我相信,餐桌旁的春风化雨,格外滋润心田。

人一无我,皈依永恒,近圣贤。这很难,因晚上每个人都得回家。发乎情,往失客观。照理我也从事新闻工作,对专业有一定判断,但一涉及自己会走样。

一天傍晚我还没吃晚饭,就去浴室洗澡。天冷,在混堂里泡久了,起身时一个趔趄赤条条摔倒在地。劳动人民最善良。浴室搓背工进门一看,知道怎么回事。他放了盆冷水,劈头浇醒了我。回到家,我“惊魂甫定”。晚上想想,拨通了《解放日报》夜班编辑部电话,找到金福安先生。他一听,说:“就是一普通的好人好事,上海每天这样的事很多,没必要报道。”

作风严谨

政治过硬德才兼备,他得到组织拔擢,升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职务高了,他仍身先士卒奋战在新闻一线。

去澳大利亚采访,他与该国当时总理合影。照片上,露出他那开怀的笑容。就登在每天的报上,分外熟悉。在那里他奋力采写新闻,发回的每篇报道数据详实,条分缕析。看报时,我会一个个数字帮着算一遍。确实,没一丝差错。

不多时,他离开《解放日报》,就任《新民晚报》总编辑。

我隔三岔五到新民晚报办事。有时在报社大楼碰到他。他永远精力充沛,每回都春风拂面。时常也到他办公室小坐。他的茶几旁地板上,堆着一本本新书摞成小山似的。

他对读者意见异常重视。因同属一个报业集团,为做大“蛋糕”,规定凡购买一个《新民晚报》广告版面,要“搭售”两三个文汇报版面。其实后者也不容小觑,上海“三报两台”中《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一个都不能少。不过广告代理公司和企业对此颇有微词。他听闻,问得仔细。弄清后,当即表示,“这不符合市场经济,买卖要公平。”

不久这“买一搭二搭三”的广告政策,迅即被取消。广告业心无旁骛,投到《新民晚报》的资金更多了。文汇报广告单飞后,完全靠自身,经营也跨了一个台阶。

有一年有一个全市摄影大赛。其他媒体都已确定,唯《新民晚报》“打搿楞”。刚开始报社摄影部也积极,因选题任务繁重,怕顾此失彼,又有退出之意。其时金福安先生已调到报业集团。无意中我跟他提及此事,他说“摄影部不想办,那就别办了”。我俩在他办公室门口谈话时,正巧遇见《新民晚报》新任总编走来。他顺便说,“这儿有个摄影活动,主题鲜明,符合宣传政策,报社也有点经济收益。只要摄影部日程上没冲突,与兄弟媒体联联手也行。”摄影部权衡后,很干脆——“不缺席”比赛。大赛如期举行,如火如荼。《新民晚报》要么不出手,出手就连夺好几个奖。

一手好字

毛笔,传统文化“符号”,士大夫“标配”。以前不少编辑案头常搁着一支小楷和红墨水瓶,或许改稿要用。金福安先生的毛笔字,我从未见过,但他写得一手好字却是无疑的。他用普通笔写的字,辨识度很高,雄健老辣,有吴昌硕字的金石气和老藤虬曲劲。一笔一划从不苟且,无一虚笔飞白。

访客进报社要填会客单。一次,我拿着金福安先生刚签好名的会客单下楼。电梯门打开,里面站着滑稽演员王汝刚。我与他不熟,仅进电梯时额首而已。电梯下行几秒钟,我一路低首看着金福安先生的签名,如练书法读帖般看他怎样运笔结构,从而完美错过与大笑星交流。如果这位人见人爱的“上海活宝”此时看到这里,或会稍稍宽解那天的电梯“奇”遇记。我就也仅一回趁金庸先生当年在上海时觅得他签名题字,还因着他同父异母弟弟上过我哲学课。

一日资企业有意赠送自家热水器产品做公益。以前他们通过街道零星发放,效率低下也不规范。我在“开创性的声誉”理论中提出,企业一切作为应与自身品牌地位适配,大企业不搞“小儿科”。当我把捐赠设想透给金福安先生听时,他对外资回报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远见十分赞赏,当场与市慈善基金会联系。基金会经请示,明确表态“接受捐赠,全力支持”。其动员能力极强,很快把全市区县慈善负责人和对口工作人员召集到位。最后决定,在花园饭店召开正式启动会。

那天金福安先生现身会场,早到五分钟。他把我拉到一旁,关照我:“我不坐主席台。”我知道他说一不二。迅速撤下席卡,调整他座位,放在前排左起第一个座位。

主持仪式的电视台主持人一眼瞧见金福安先生。他打趣说:“今天活动规格很高,《新民晚报》金福安总编辑也来了。”大家热烈鼓掌。金福安先生起身,侧身朝会场内致意。几千台崭新的热水器,同时被安装到全市严格筛选出来的困难家庭中,人工、材料费全免。晚上,当他们享用安静舒适的热水时,可能想不到这都源于一位党的新闻领导干部的热心肠。

谆谆教诲

我举办婚礼前,专程给金福安先生去送请柬。他说,“你吃喜酒,我要来的。”他社会事务繁多,在市老年记协等处也身兼数职。我不指望那天他准时到。婚宴开席前最后一分钟,他匆匆赶到,真的“一言为定”。

我挨桌敬酒。走到他跟前,他笑盈盈打量着我边上的新娘,转而正色叮嘱她:“仲阳办事认真,人很勤奋……”像秋天稻田里沉甸甸的稻谷,我在一旁笑弯了腰。金老师呵,这是我婚礼上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专业上引路,生活中帮助,鼓励我努力的方向。我想,所谓为人师表,大抵如此。

山高水长

看《新民晚报》,是我每天例行“功课”。很享受从十几岁开始、报纸复刊以来养成的这一生活习惯。想不到自己与这份报纸,又有如此的难解难分。一天下午,我在办公室浏览报纸。咦!一户人家好不气派,在第二版花了近半版刊登讣告。一看,大惊失色,“新民晚报前总编辑‘金福安’……”三个黑字撞入眼帘。我气愤地拍坏了桌上的报纸,从座椅上跳起来:“怎么可能!”不错,是他。

我飞快拨通他家里电话。从他被查出病情到后面治疗,时间都很短。太突然了!我又依讣告上电话致电报社,以我和我太太名义订购了花圈,献给敬爱的金福安先生。

追悼会那天,殡仪馆吊唁大厅外,花圈成山成海,一排排紧靠在一起。大厅前走道中间,临时搭起的一长溜横杆上挂着密密麻麻的写着“×××敬挽”的白纸条。片片纸条在风中窸窸窣窣,宛若西藏庙宇前信徒们在顶礼膜拜之后,虔诚地系在门前横木上的洁白的哈达。

我始终追问:为什么一个人在他离世十多年后,一提到他,人们依然肃然起敬,言辞之中充满满满的痛惜与不舍?写到这里,我忽然发觉:金福安先生——他是一个对我肯定最多的人。人而为人,人类之所以组成社会,世界文明,蓬勃向前,原因全在这里。

小时候从课本上认得“崇高”,词义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有点高远,可金福安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他配得上!他清白一生。他心里亮堂着呢,不可为之事,他纤毫不染。不止这些,他是“人中之杰”。

人生之途,得遇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胜读十年书。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