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解放日报“抗战·寻迹上海”报道组多路并进,从不同视角探寻上海抗战印迹。第三路报道,我们将镜头拉升,俯瞰上海各界群众的抗战全景,探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后的精神力量。
这是一段有关文化火种西迁的历史。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指令上海高校迁往大后方。其中私立的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和大夏大学奉命组成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夏第一联合大学西迁。
联合大学分为两部:第一联大以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为主体,由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副校长吴南轩负责,迁往江西庐山;第二联大以大夏为主,迁往贵州。
当年10月25日在庐山牯岭开学后不久,战局剧变,第一联大再次奉命西迁大后方。12月初,师生们来到宜昌。
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师生携大量图书、设备抵达宜昌时,得知在短时间内无法离开宜昌。吴南轩向时任交通部常务次长、民生公司总经理的卢作孚求助。
为寻觅校址,吴南轩亲自跑了许多地方,均不理想。1938年1月,他到了重庆北碚,被秀丽的风景、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安定的社会环境所吸引。而北碚的下坝位于黄桷镇与东阳镇之间,平坦土地占地面积大,可借用的临时住房较多,日常用品和瓜果蔬菜的供应也较为方便,所以吴南轩最终决定将下坝定为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新校址。
1938年2月,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大学师生们来到下坝。新闻系教授陈望道提出,“下”“夏”同音,建议取“华夏”之“夏”,将“下坝”更名为“夏坝”,以表达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师生的爱国之心。此建议被采纳,之后“下坝”改称“夏坝”,沿用至今。